若贵公司或机构隶属于航空航天、电子、化工或生物技术行业,并设有洁净室,您必然深知将灰尘与微粒隔绝于洁净室外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一次性粘尘垫成为阻止微生物、杂质及其他有害污染物进入洁净室的关键防线。这类专用地垫通过其特殊设计,能有效捕获微粒并将其牢牢吸附在表层,直至整片地垫被更换丢弃。
本文将深入解析洁净室粘尘垫(亦称粘性垫)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选择最佳铺设位置、正确安装方法、表层更换频率、维护存储要点等重要内容。最后,您还将了解到通过规范使用来最大化发挥其效能的实用建议。
洁净室粘尘垫(又称粘性垫)是一种多层地板覆盖物,能有效捕获杂质,防止通过鞋底或车轮携带的微粒进入对清洁度有严苛要求的受控区域。该产品由约30层或更多的编号聚乙烯薄膜片堆叠而成,每片均标有数字以便追踪使用次数和产品寿命。粘尘垫通常铺设在入口区域或更衣区,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必须经过其上。
尺寸选择
选择尺寸需考虑两个因素:人流方向和入口宽度。若人员垂直门方向进入(正对门口),地垫宽度应覆盖通道口的2/3至3/4,无需覆盖整个入口宽度,因为人流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
若人员从侧方或斜角方向进入,地垫长度需保证每只脚至少踩踏两步(最小长度建议为45英寸/约114厘米)。
颜色选择
常见颜色包括白色、蓝色、灰色,也可定制颜色(颜色不影响性能)。白色能更明显显示污垢残留,多被企业采用以确保及时更换。所有颜色产品性能一致。
去污原理
通过机械力和粘性物质的共同作用,污染物被捕获并保留在垫子表面。经特殊处理的压敏胶能有效吸附鞋底或车轮上的灰尘碎屑,同时不影响正常通行。当表层粘性面被污染后,直接撕除丢弃即可。
安装位置选择
最佳安装位置是洁净度要求变化的过渡区域(非洁净室内部)的硬质光洁地面,常见区域包括:
洁净室入口核心区域——显著减少进入设施的污染物
更衣区——人员更换洁净服的关键区域
缓冲间/气闸室——洁净室与非受控区的过渡地带
设备入口——防止车轮携带颗粒物
物料准备区——物品进入洁净室前的检查准备区域
地面适配要求
需铺设在光滑无孔、干燥无尘的表面:
推荐材质:乙烯基、环氧树脂、瓷砖
避免材质:混凝土、防滑环氧地坪、带沟缝的瓷砖
粗糙地面需先安装专用垫框
安装步骤
地面预处理:用低绒抹布蘸取70%异丙醇彻底清洁地面,待完全干燥
铺设定位:长边方向与人流方向一致(与门成90°角),确保每人至少踩踏两步。撕除底部保护膜,缓慢铺平并用力按压排除气泡
启用准备:通过数字标签撕除表层保护膜,每次揭除2-3英寸直至完全移除
更换频率
根据使用强度动态调整:
影响因素:团队规模、进出频次、污染程度
建议记录更换时间,建立标准化周期(常见方案:每半小时/班次交接/休息时段更换)
规范更换步骤
从数字标签角开始缓慢揭除
沿边缘向中心撕扯,使污物包裹在薄膜内
双手握紧"污物包"整体提起,避免快速撕扯,防止静电产生和污染物逸散
效能提升策略
重点部署在高污染风险区域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确保无气泡粘贴(部分需固定装置)
按说明进行维护清洁
开展员工使用培训
维护与储存
建立更换记录制度确定最佳周期
储存温度:12-35℃(避免0℃以下或40℃以上)
平放于原始运输托盘储存
注意产品有效期(无标准有效期时遵循厂方指导)
通过规范使用粘尘垫,可显著提升洁净室的污染控制水平,为精密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环境保障。